STEAM教育,即科學(Science)、技術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、藝術(Arts)、數學(Mathematics)等方面融合的跨學科綜合教育。著力培養(yǎng)以“解決問題、邏輯思考、批判性思考和創(chuàng)造力”為核心的科學素養(yǎng)。
STEAM教育從嚴謹的學術角度講,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方法,通過真實情景課程將擁有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藝術和數學知識背景的學生與學校、社區(qū)、工作和全球企業(yè)聯系在一起。
1、STEAM教育重點是加強對學生五個方面的教育:
一是科學素養(yǎng),即運用科學知識(如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科學和地球空間科學)理解自然界并參與影響自然界的過程;
二是技術素養(yǎng),也就是使用、管理、理解和評價技術的能力;
三是工程素養(yǎng),即對技術工程設計與開發(fā)過程的理解;
四是數學素養(yǎng),也就是發(fā)現、表達、解釋和解決多種情境下的數學問題的能力;
五是藝術素養(yǎng),即培養(yǎng)審美觀念、鑒賞能力和創(chuàng)作能力。
STEAM教育在歐美已經是*火熱的話題。美國早在80年代就開始重視STEAM教育。
2、中國的STEAM教育開展如何?
2015年9月,“教育部十三五規(guī)劃綱要”首提“探索創(chuàng)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”。
2016年3月,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(fā)展中心根據教育部工作部署制訂2016年工作,要把創(chuàng)客教育和“STEAM課程”作為加強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造教育研究的中心工作。
2017年2月,教育部印發(fā)《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》的通知, 從官方的角度提出了 STEAM 教育的標準,結束了此前國內對于小學科學課程沒有統(tǒng)一標準的局面。
近兩年來,STEAM教育如同一陣颶風席卷中國,諸多中小學將STEAM標榜為學校的特色教育,納入教學和日常活動。一時間,STEAM這五個縮寫字母令整個社會躁動不已。
但在一片繁榮的盛景背后,似乎少有人追問原點,STEAM到底是什么?
我國學校STEAM現狀:
(1)STEAM課程不是教孩子做手工!
現在在市場上有很多"李鬼"出現,打著“STEAM教育”旗號,進行課程的拼湊,想方設法的快速商業(yè)化。STEAM教育這個理念本身完全沒有問題,但問題在于現在很多學校只是扣了一個STEAM教育的帽子,玩新奇概念,而并沒有實質內容。
當前STEAM教育缺乏頂層設計,多數培訓機構從未形成一套系統(tǒng)的關于STEAM的理論體系。教育始終是一個系統(tǒng)化的工程,各個之間都是互相依賴的,拿出單個的知識點,將體系拆解得支離破碎,對孩子來說,只觀樹木,而未見樹林。
STEAM是以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為導向,以工程技術為核心,把數學和科學作為兩個基石,用于幫助解決問題。藝術和技術是游走性的要素,它在整個的STEAM教育體系當中起到了驅動的作用,通過技術來實現創(chuàng)意。
(2)STEAM是分科的
它代表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藝術和數學五個獨立的領域,但它一定又是整合的,是一個整體,這也是今天全球STEAM教育*為看重的,即跨學科和項目制學習(Project-Based Learning,簡稱PBL)。
顯而易見,項目制學習,不但是跨學科的,這種學習方法更為孩子提供了融入真實情景的體驗。這些體驗輔助學生學習,幫助其對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藝術、數學各領域里的概念形成有力逼真的理解,融會貫通,發(fā)揮想象力,找到問題解決方案。
STEAM教育的目標是培養(yǎng)更多的STEAM領域的知識創(chuàng)造者。而只有引導學生進入具體的STEAM創(chuàng)造過程,才是使學生掌握以上全部的途徑。
從這個角度來說,STEAM教育既有關于知識、技能,也有關于經驗與素養(yǎng)。在STEAM教育中,項目是組織形式、興趣是驅動、知識是基礎、素養(yǎng)與能力是關鍵。
因為它培養(yǎng)學生的跨學科思維、批判性思維、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,這對于創(chuàng)新人才的培養(yǎng)意義深遠。
(3)STEAM的五個維度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
Science(科學)和Mathematics(數學)是基礎,Art(藝術)和Maths(數學)相通,而Engineering(工程)是目標,Technology(技術)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和過程。
興趣是*好的老師
STEAM中的工程、技術等知識主要解決實施問題,藝術知識解決人文理解力和精神層面的需求,讓所有的技術應用能夠為人性化服務。用這種探索性的方法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,是一種很好的引導方法。這才是教育實際的意義——啟迪心智。
好奇不僅是兒童的天性,好奇心和創(chuàng)造力也是一脈相承的。孩子對事物的好奇是一種迫切認識事物的渴望,有了好奇心才能想到創(chuàng)造一件新的事物。
因為孩子對這個事物非常感興趣,能引起他積極主動去探索其中奧秘。所以,讓孩子“愛上創(chuàng)造,在創(chuàng)造中學習,在創(chuàng)造中研究”比什么都重要。
讓孩子成為主動探索者
發(fā)現問題→設計解決方法→利用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學等知識解決問題→運用理性方法驗證解決效果。
STEAM教育不追求讓孩子掌握做具體東西或解答具體題目的知識點,而是強調掌握一種思考方法。這種方法可以舉一反三,應用到不同領域。
據有關資料統(tǒng)計,孩子從3歲開始就可以利用感官進行探索,并嘗試建構自己的知識,開始不斷的提出問題并去思考。
從這個階段開始,隨著他們對于世界的好奇不斷發(fā)展,抓住時機激發(fā)孩子的興趣,再加上科學教育的幫助,這種探索精神將持續(xù)一生。
STEAM之所以大受追捧,可以說是因為人們開始漸漸認識到綜合型人才的重要性。而在歷史上,許多偉大的科學家或是創(chuàng)作者,也正是精通多個領域的綜合型人才。
比如達芬奇,我們都知道他是個偉大的畫家,其實他也是個了不起的科學家。那幅著名的《蒙娜麗莎的微笑》,就多處運用了黃金分割。他根據數學上對美的定義來創(chuàng)作,呈現完美的人物比例,讓觀眾產生視覺愉悅。
另一個我們熟知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,也是個非常厲害的小提琴手,他曾經說:如果我不是物理學家,就可能會變成音樂家。
在他看來,音樂和科學研究的關系是相輔相成、相得益彰。還有在歷屆諾貝爾獲獎者中,很多人同時也是音樂家、藝術家、演員與舞蹈家等,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。
當下以及未來的社會越來越需要綜合型的人才,而中國急需從幼兒園、小學時期就要開始培養(yǎng)學生的這種綜合型能力,而并非是過去乃至現在依然處于主流的填鴨式的理論、技能灌輸。
*文章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點贊
收藏
稍后學習規(guī)劃師會與您聯系,請保證手機暢通